第(3/3)页 周洋仿佛是一个边缘人物,起初这些大师们还能找周洋聊几句,但两天过后,他们找周洋的次数便开始少了起来。 那种感觉很奇妙,仿佛感受到了一道光,在脑海中翻腾,然后翻了一遍又一遍,让他紧绷的神经开始逐渐放松了下来。 一个下午时间一直在排练。 毕竟“先声夺人”这个成语在音乐圈也是非常适用的。 张尊联给周洋看了自己编的“二胡谱子”,并跟周洋说起了自己的对二话合奏的理念。 得到的结果很失望…… 七月二十五日下午。 宛如一个刚学音乐才一年的门外汉。 第二遍演奏的时候,依旧有这样的问题,看似完美的合唱,也能让听众情绪给提起来,但看到摄影机前排练时候的模样和乐器声音,他们意识到整首音乐的气氛还没有渲染到位。 《我的祖国》第一场排练终于要开始了。 周洋没什么意见。 如果在这两个环节里,再比个轻重的还,那么开头比结尾要略重。 仿佛来华夏并不是追求艺术,就是过来自费吃喝玩乐的。 张尊联也并不在意,他已经习惯周洋这种反应了,只是拍了拍周洋的肩膀,说了一句:“别太累”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,开始考虑起排练时候的场景。 “无所谓的,太过于刻板的东西,只能失去灵气。” 萨克斯大师肯尼斯的过来,确实让唢呐大师童源震惊,甚至于一时间都觉得周洋身上披着一层莫名的光环。 外面下起了一阵大雨。 《我的祖国》里面唢呐非常重要,特别是当旋律响起来的时候,会将人内心深处的情绪给全部渲染起来,带动整体音乐会的气氛。 但是,第一次演奏完了以后,童源莫名感觉心中空荡荡的。 傍晚…… 他一个美国人,跟着一群华夏人高唱着《我的祖国》,总会有种违和感,而且这首歌的所表达的时代,是抗美.援.朝的那些年…… 偶然间。 “谱子不对,要重新再改一下,大家的谱子都拿出来看看……”指挥家乔俞敲了敲板子,敏锐地意识到了原因。 周洋看到他过来的时候,立马站了起来,叫了一声:“张老师。” 二胡大师张尊联听到童源的疑惑声以后,下意识地看向舞台角落里,那个盯着乐器名家们排练着曲目,自己却默默地坐在一边发呆的年轻人说道。 他一直坚信音乐的创作需要天赋,更需要阅历,一个二十多岁出头的年轻人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《我的祖国》这样的歌的,至少在他的认知里是不可能的。 “老师们,要不……” “听听我的想法?” “……” 疲惫不堪的音乐名家们转过头看向周洋,却见那个年轻人突然从黑暗中走了出来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