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,吴府乱远走避祸,家书致万金难求-《重生乱世有空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具体事项,小妹已说与有柱和翠萍,有不详尽之处,离京前要尽数商确。记得多带银票,吴府的所有都是母亲生前所予,不能留给任何人。这些财物可扶兄长安家科举,助司徒家重振。

    兄长更要继续读书发奋,守孝期过,仍要求取功名,好重振司徒家昔日之光彩。在此特禀于兄前,小妹已弃吴之姓氏,至此后,世上只有司徒嫣一人而已,求兄体恤。等兄长于六安县安顿好后,记得休封家书于我,小妹在此遥祝兄一路顺遂。大定二十年八月十一夜,妹嫣儿上”

    吴谨读着信,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,父亲是真的伤了小妹,小妹如今不仅改了姓氏,甚至连父亲都不愿称呼一声。可一想到小妹今年也不才6岁,怎么会处事如此稳妥,他这心里多少起了疑惑。

    可信的确是出自小妹之手,且字里行间处处都是在为他考虑,这份亲情却做不得假,小妹还将有柱和翠萍留给了自己,又给了一千两的银票,这些都是他亲手给小妹准备的,当然都认得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吴谨疑惑的抬头去看跪在地上的有柱和翠萍。

    有柱看大少爷流泪,知他在为小姐担心,又看大少爷望着他,就赶紧将小姐的打算和计划说与他,并将事先编好的说词,说于吴谨听,以安他心。

    吴谨初听是母亲亡灵相佑,就哭的更伤心了,母亲含冤枉死,这是心有不甘啊!可小妹才6岁,就算路上有镖局的护着,有母亲佑着,可到了地方,还是要过日子讨生活的,她一个6岁的女娃要如何生活的下去啊!他真不敢去想,怕哪天突然得了信,说小妹不在了,那他在这个世上真连个亲人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吴谨看着有柱,问道,“你那个同乡,还有那个李大柱,真是可以托付的?”

    有柱用力的点着头,心里难过,可面上却不敢显,“大少爷放心,信的过的,等您这边安顿好了,早些去封信问问,或是派个得力的去看看,总没差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已经回来了,眼前也只能这样。我这心里还是担心,真怕传来不好的消息?”吴谨像是说与有柱听,又像是自言自语。其实他心里明白,事到如今,也只能按照小妹的意思办了,现在就算他担心,要想追上小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更何况他如今也被父亲和二姨娘盯着呢,要是真追了去,怕也给了他们线索,反陷小妹于危险中,只得乞求母亲在天之灵,真能护佑小妹周全。

    三人又商议了近二个时辰,从出发的时辰,到路线等一切细小的事情,都拟了个章程,这才将一应事情定妥。吴谨见时辰也不早了,这才起身回了吴府。翠萍只来得急抱了一下儿子,栓子就和大少爷走了。

    五天后吴府正门出来一队马车,有好事的人上前打听,原来是吴府的大少爷要回乡祭祖。其实这是吴府对外的说辞,吴府内的人都知道,大少爷因为老爷不允许罪人之女的主母入吴家祖坟,父子俩因此大吵了一架,大少爷这是带着主母的棺梓生气离家。

    可吴德怕落人口实,为了掩饰还特意给吴谨准备了不少回乡祭祖带的东西。吴谨可是记得小妹的话,这些东西他是照单全收,还向吴德索要了不少,临出门时还跑到吴德的书房偷拿了不少的银票。

    府内人又哪里得知,这吵架全是吴谨的计划,虽然吴谨气其父不让先母入祖坟,但从心底,他觉得母亲是父亲害死的,怕也是不愿入吴家祖坟的。吴谨只是找个借口能顺利的离家而已。出了京城雒阳的坊区,吴谨将吴德准备的东西直接拉到市门给变卖换成了银票。
    第(2/3)页